为增进学生对外方课程体系的认知,拓宽国际视野,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,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于4月8日邀请底特律大学Dr. Matthew Van Cleave 和 Dr. Zeinab Hussein进行演讲。学院党委书记门奎英,副院长孙国栋、马玉婷和同学们认真聆听,座无虚席。

Dr. Matthew从底特律曾经风靡全球的摩城音乐,到汽车制造业,再到中外文化的差异与交融,多角度地介绍了底特律的学习生活。他表示福特、通用、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在底特律崛起,在此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提升了汽车生产效率,使汽车从昂贵奢侈品变为大众消费品。底特律的汽车不仅代表先进工业制造水平,更象征创新与进取精神。

Dr. Matthew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下,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。这种文化交融,丰富了两国人民生活,为双方在教育、科技、经济等领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。
接着,Dr. Zeinab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全面地介绍了底特律大学。校园里,社团活动种类繁多,从学术研究到艺术表演,从体育竞技到志愿服务,一应俱全。

在学习条件方面,Dr. Zeinab表示底特律大学配备先进教学设施。现代化实验室拥有各类高端实验设备,为工科学生实践操作与科研创新提供有力支撑。此外,学校重视国际交流合作,为学生提供众多海外交流学习机会,助力学生开阔国际视野,了解不同国家教育理念与学术文化。
Dr. Zeinab着重介绍了底特律大学的工科专业,该校工科在多个领域成绩卓越、底蕴深厚。外方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批判性思维能力。课程设置灵活多样,除基础课程外,还有大量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,学生可依据兴趣与职业规划定制个性化课程体系。课堂教学中,教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与观点,通过小组讨论、案例分析、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,引导学生主动思考,培养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。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,能让学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。
通过两位外教的精彩演讲,同学们收获满满。在文化上,他们领略了底特律的特色文化,加深了对中外文化差异与交融的理解,视野更开阔,包容心更强。在学术上,外方课程的教学模式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新思路。同学们深受触动,将以此为新起点,提升自我,积极推动中外教育文化交流。